【AED救活案例分享 5】 廣設AED + 妥善管理 才是AED發揮效能的關鍵! 60歲教友突發OHCA因設備失靈險錯失救援機會

衛福部自102年發布「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」,也陸續公告應設置AED的八類公共場所,有鑑於近年一些急救事件發生在非應設地點,今年預告將修正擴增設點,包括學校由高中調整為為國中以上之各校,法院、立法院、議會、健身或運動中心、殯儀館、一千名以上人員之軍營、平均單日有一千名民眾出入之宗教聚會場所等,都得列入應設置AED之據點,預計九月正式上路。

 

食藥署也提醒,AED屬於第三等級高風險醫療器材,民眾平時除應熟悉產品正確操作外,更不能忽略機器之日常定期檢查和妥善保養,方能在關鍵時刻,救起倒下的生命!

位於新店的基督教新店行道會-卓越美河堂位於京站時尚廣場小碧潭店的樓上,發生OHCA事件時,AED設備竟然失靈,所幸即時從京站廣場取得AED救援成功。

 

日前位於新店的基督教新店行道會-卓越美河堂,就發生有教友突發OHCA事件,卻因現場備有的AED設備失靈,差點錯失救援機會。

 

教友突發OHCA事件  急救設備竟然沒電!?

 

據負責傳道的謝銘隆先生述說事發經過,「當天我們有位教友和我一起負責接待,在下一場聚會開始前,原本我們還在對話,結果說著說著,他竟然在我面前臉色一變、嘴巴一閉,就倒地了!頭也不知道撞到什麼東西,血一直滲出來,當下我就趕緊找來有醫護背景的兄弟姐妹來輪流幫他做CPR,也火速去取來AED,結果竟然沒電!」

教會禮拜活動現場發生OHCA事件時,正好有教友是消防隊員,帶領大家一起輪流搶救病患,直到救護人員前來接手。(圖取自「北海黃德清」FB)

 

幸好教會位於京站時尚廣場小碧潭店的樓上,在主任牧師的提醒下,知道賣場的手扶梯旁也有設置AED,便派人緊急去取來使用,終於幸運地失去意識的OHCA教友恢復了心跳,「還好有驚無險!後來送去慈濟醫院,醫院那端也早已待命,一到醫院立刻就為他施行手術,也裝了支架,術後恢復狀況還不錯,現在在家裡休養中。」

謝銘隆先生敘述OHCA事件發生經過,也感謝眾教友協力輸流進行CPR施救,讓OHCA教友成功撿回一命。

謝銘隆指出,這位教友年約60歲,平常身體狀況還不錯,也不曾聽聞他身體有哪裡不適,「很多人以為心肌梗塞只會發生在冬天,但醫生表示其實夏天發生會這類狀況的機會並不會比冬天少,天氣熱反而造成血管擴張,如果排汗狀況不好,水喝不夠造成脫水,也會因血液變得太濃稠而誘發血栓的狀況,我們這位弟兄應該就是因為那天天氣太熱,大樓空調又很冷,這一進一出的,可能也沒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什麼異常,才會發生意外,醫生也說還好他是倒在教會,有很多人可以幫忙持續進行CPR+AED的急救,如果他是發生在家中或是路上,可能就沒這麼好運了!」

 

謝銘隆雖然開心教友幸運撿回一命,卻也發現另一個關鍵問題,就是教會雖然設置了AED卻派不上用場,形同虛設,也因這次的意外,他才知道原來不同廠牌的AED,在後續維護和管理的做法不盡相同,卻至關重要。

「卓越美河堂」館內空間相當寬廣,可容納上千名教友在此聚會,因此在設立之初,就認為有設置AED之必要。(圖為謝銘隆先生模擬OHCA事件發生之現場狀況。)

 

AED褓姆連線管理系統  遠端管理、定期保養 AED隨時保持「待命中」

 

他得知京站廣場使用的是由立偉電子出品的AED,也向業務員詢問,才得知立偉電子在AED佈建後的維護管理相當專業,不僅可透過「AED褓姆連線管理系統」從遠端監控,確保AED設備隨時在可救援狀態,也會定期派員更換AED耗材,如電擊貼片、電池和配件包。不僅不會讓AED成為「孤兒」,也能大幅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。

 

謝銘隆笑說:「從一個事件得到了兩個經驗值,原來AED不是有就好,要在緊急時刻能發揮作用、也要懂得用,這才是設置AED最重要的目的!」

由立偉電子設置在京站時尚廣場小碧潭店的AED,在此次OHCA事件成功完成緊急救援的任務。

 

負責管理京站廣場AED的總務陳正杰表示,京站廣場屬於大型商場,基於法規,基於安全,都有設置AED的必要,也是在和立偉電子接洽後,才知道現在AED的管理已經這麼先進,不僅可以遠端監控,還會定期派員來更換耗材,「雖然希望它備而不用,但也不希望它發生像教會那台要用時卻沒電的狀況。」

 

他也提到,自從賣場內設置了AED後,平常他只要從手機簡訊就能接收到AED的維護歷程,有任何異況發生,也會收到立偉電子打來確認的電話,「像教會來取用AED時,因為很緊急所以直接拔走,辦公室就馬上接到電話通知,說我們的AED不在機體內了,派員前往了解才知道原來教會那裡有人發生OHCA,也因為這次事件,讓我真的感受到設置AED後,還要追加AED褓姆連線管理系統真的很必要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