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專訪】蔣萬安倡導全民CPR+AED不遺餘力 AED應擴大佈建範圍,更需與時俱進做好科技管控

為推動全民CPR+AED 急救技能,立法委員蔣萬安曾在2019年聯手厚生基金會與立法院厚生會,成立「推動全民CPR委員會」,做為倡導急救工作的平台,希望透過更多元的方式,加強CPR+AED的推廣及宣導,並鼓勵民眾Just do it勇於出手相救,同時透過消防署創建的線上學習平台,期盼提升民眾具備急救素養和知能,成為第一線救護先鋒的專業後盾,有效串起「生命之鏈」。

蔣萬安認為,關於急救教育應往下紮根,讓孩子從小就養成CPR+AED技能與急救護概念。

 

蔣萬安委員接受專訪時指出,根據相關統計,台灣在AED佈建的普及率其實相當好,甚至在全世界排名前三名,超越很多歐美城市,擁有非常好的成績,並且透過政府單位與民間積極的推廣和宣導下,民眾也慢慢了解培養CPR+AED急救技能的重要,「但我們也發現後端還有很多事情必須要解決,像是發現民眾受訓的意願不高、AED的使用率偏低,甚至很多人即使受過訓練,但發現身邊有人倒下的時候,會去使用AED來救人的意願也不高,還有包括AED的維護管理問題等,顯示我們在整個教育和宣導方面,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」

 

成立「推動全民CPR委員會」宣導急救概念應往下紮根

 

也因此,蔣萬安在2019年接任立法院厚生會會長一職後,便成立「推動全民CPR委員會」,結合很多產、官、學各界的專家,希望可以透過更多元的方式,將推廣和宣導CPR+AED的觸角延伸到更多的角落,「我們參考很多學界報告以及國外的範例,做了很多宣導方式的改變,像過去可能都是教育式的短片,我們把它變成微電影,用比較輕鬆活潑的內容,去吸引年輕的朋友了解CPR+AED的重要和學習的意願,也將這樣的宣導方式往下紮根,在很多國中、國小,用影片的方式安排相關課程,讓他們從小就培養這種急救概念。」

「像國外很多的做法,會把這樣的急救概念,包裝成故事內容,然後透過動畫的方式呈現,就會吸引孩子願意看下去,而不會覺得好像只是在上課、在背誦口訣而已,這種的操作方式也很值得我們學習。」

去年蔣萬安於立院大禮堂舉辦「救護E起來-混成急救教育課程發表暨論壇」,並現場示範正確的「叫叫CD」急救技能。

 

去年因應新冠肺炎(COVID-19)改變全球生活型態,蔣萬安認為,傳統急救的教育方式也需有所轉型,於是結合立法院厚生會與社團法人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等單位,在立院大禮堂的會場舉辦「救護E起來-混成急救教育課程發表暨論壇」,除了推廣大家可以運用線上或是遠距教學的方式,透過數位與實體混成搭配來宣導民眾學習CPR+AED,也在現場親自示範正確的「叫叫CD」 急救技能。

 

AED應擴大佈建範圍  更需與時俱進做好科技管控

 

蔣萬安進一步指出,「經過這麼多年,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的,像是除了法定應設置AED的公共場所外,是不是有更多的場所也應該納入佈建AED的規定,尤其會有很多民眾聚集的地方,例如宮廟、學校、里民活動中心等,也應該要檢討目前已經設置AED的場所,是否有做好定期進行維護檢修的管理。」

 

事實上,根據《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》第六條規定,設置AED場所應指定管理員,負責AED之管理,然而衛福部自102年大量設置AED以來,許多機器設備已屆滿6年保固期,若是過期又無人維護,可能會有AED沒電、貼片失效等情況,造成緊急救援時刻「失靈」的憾事。

蔣萬安提出,已佈建的AED場所,可以結合科技的力量進行維護和管控,以減清人員管理的負擔 。

 

「像之前有監察院和消基會團體,都曾經針對設置AED的現場狀況進行盤點,就發現有超過七成以上的AED可能使用不到一、兩次,甚至裡面相關的零件或耗材很多可能都沒有更換過,等到哪天真的需要派上用場時,才發現它根本沒電,零件受損或是耗材過期,其實就失去了設置AED的意義。」

 

蔣萬安認為,這些已設置AED的場所,應有責任和義務對機體及耗材做好定期追蹤管理,相關政府機關也應運用一些行政管制的手段,除了像是透過定期的巡查或抽查,其實也可以結合科技的力量來進行後端管控,不僅可以減少人員管理的負擔,也能更有效維持這些急救設備的運作。

 

中保科研發「AED連線管理系統」 不讓AED成為孤兒

 

據了解,目前AED的維護端,像中保科技集團-立偉電子已研發的「AED連線管理系統」,可透過IOT物聯網24小時連線監控,當箱門出現被開啟、AED被拿起、設備異常、電池耗盡等異常訊號時,可立即通知客戶,進行耗材更換管理,不僅確保AED正常運作,提升AED妥善率,也的確能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。

 

「AED履歷雲」則是未來的建置目標,立偉電子總經理洪培修表示,拜疫情之賜,民眾已經很習慣實聯制掃碼,「AED履歷雲」也是類似的概念,主要是在AED箱體上設置QRcode,民眾只要用手機掃QRcode,就能清楚顯示主機序號、電池、貼片效期、維保紀錄與管理人員訓練紀錄,不僅可達到全民監督,也能把資料上傳衛福部AED管理雲,讓主管機關可隨時查看AED的妥善率。

由立偉電子研發的「AED連線管理系統」,可透過IOT物聯網24小時連線監控,減輕人員管理的負擔。
(圖為PAD2.0論壇合影,當天分享AED連線管理系統的特色)

 

 

此外,由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開發的「全民守護者」APP,就可用來廣結具有CPR急救技能的志願者,參與這個重要的守護行動。這套系統可提供民眾在第一時間掌握需要救護民眾位置及AED位置,當有人需要CPR急救,「全民守護者」APP會主動通知在附近的守護者,讓會操作CPR+AED的民眾,在救護車抵達前,為患者施行CPR或AED電擊,爭取黃金搶救時間。並可連結消防局執勤員來指導CPR措施(DA-CPR)

全民守護者 APP 下載連結:

android版本 

 ios版本

 

「全民守護者」APP主要廣結具有CPR急救技能的志願者,一同加入守護者行列。

 

蔣萬安說:「其實不管是AED連線管理系統的連線管控,或是『全民守護者』APP,這種借助科技的力量來做一條龍式的整合管理,都是非常好的做法,也是未來必須要走的方向。」

 

「好心人保護法」救人免責  呼籲大家善用AED發揮效能

 

蔣萬安也呼籲,即使AED佈建已相當普及化,但如何引導大家要「善用」這些急救設備,在緊急時刻發揮它的效能,也是需要繼續努力宣導的目標,「就像很多人可能擔心救人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會有疑慮,我們也應該加強宣導台灣的法規其實有所謂的『好心人保護法』,在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,是符合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,來鼓勵大家可以勇敢的去救人。」